找到相关内容392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出世间

    分成「器世间」和「有情世间」。器世间就是我们所生存的大环境,可以涵盖整个太阳系,而以地球为主,人类在这儿生老病死着。有情世间就是众生的身心世界。只有健全的身心,才能使周遭的环境维持清洁,因此,佛陀将修行的重点摆在身心的净化上,认为众生的六内入处(或称内六处)就代表着世间,他说:   云何为世间?谓六内入处。云何六?眼内入处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内入处。」(杂阿含233经)   由此可知,我们的眼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252873.html
  • 禅与净土 本质相通

    用功夫,而是在心中见自性。虽然如此,初学者端身坐禅,仍为必经的途径。盘腿不一定就是参禅,但是生理影响心理,只要把腿子一盘,就能精神集中、意志统一,分散于外面的身心世界,自然而然收摄回来。六祖无相颂说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1953039.html
  • “禅茶一味”的思想基础

    都要放下,总之,身心世界都要放下。放下了一切,人自然轻松无比,看世界天蓝海碧,山清水秀,日丽风和,月明星朗。品茶也强调“放”,放下手头工作,偷得浮生半日闲,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,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5255111.html
  • 愿心

    还没有打开本来的时候,要做好全部的心理准备,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景,都要能够意志坚定地承担下来,特别是把这个无量劫来一直持为己有的“我”放下,以及放下之后的空寂,在无我的身心世界里还要继续坚持广度众生的伟大悲愿,大悲心永远是生命中最为感人的觉者之情。因为自在无碍地遵循着宇宙人生的规则,就能够无论走到哪里都随心愿,所求如意从不匮乏。   当你超越了人生的欲望、物质、精神这三个目标时,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让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3567975.html
  • 佛七的真实意义

    灾难就能化解;换句话说,能否化解劫难,能否减缓劫难,我有责任。我应当以清净心、真诚心、慈悲心勇猛精进,将这句佛号念好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自然就有感应。 净空法师讲述 ...浅深不同,端看你放下多少;放下得多,一心功夫就深;放下得浅,一心功夫也浅。一心有理一心、事一心和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最浅的事一心,但决定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 功夫成片 何谓功夫成片?佛号念熟了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076501.html
  • 如何思维认识“轮回过患”

    ,这些是流转之因。轮回之果是造了善、恶业后的果报,其果报就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外器世界身心世界。   轮回的过患告诉我们,轮回中充满了痛苦。我们就像被关在密封瓶中的飞蛾一般,不停的飞,却始终飞不出...

    慈成加参仁波切

    轮回|慈成加参仁波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12109325481.html
  • 天台佛法修证次第论纲

    培植福德,锻炼身心,增强毅力。二、奉持三皈。凡是修学行人,都要做到以三宝为生命的依靠和归宿,在心中生起三宝是世界上最快乐、最宁静、最光明、最慈悲的至尊至贵之真宝。三、发出离心。藏教行人必须发起强烈的出...四念。即身念处、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。亦即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,以此四观来对治凡夫众生对身心世界的常、乐、我、净等四颠倒。“念”指与观慧相应之念心所;&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3749825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二单元:天子相应

    这个世间不够好,所以想用一个方法,跑到这个世界之外,以为到了那里,就能远离一切的苦恼。可是佛陀说,没有啊!我们就是这个身心而已,我们无论跑到哪里,其实都是带著这个身心去;跑到另一个世界,其实所看到的,也还是我们这个身心所呈现的世界。我们不就是透过自己的六根对六境,来认识世界,来感受世界,来诠释世界的吗?所以我们怎么跑,都跑不出自己的身心世界啊!所以佛陀的解决方法,不是跑到哪一个世界,而是要在这个...

    蔡奇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2877132.html
  • 参透佛心 回报社会——陈兵教授访谈录

    而研究,其研究工作多与社会生活、佛教现状脱节。对这种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成果,我不敢贸然否定,但我认为,这种研究方 法,起码具有局限性、片面性、不科学性。对佛教这样一个关涉修证实践和身心世界秘机,具超...文明建设和佛教改革的文化使命、教化责任。佛学有纵观文明大本、人生大本的清彻智慧,对身心世界的秘奥有独到的认识,倡导慈悲勇猛的高尚精神,以解决具永恒性的终极关怀为本而施设社会教化,具有永恒的生命和巨大的...

    何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2851693.html
  • 如何超度自己的家亲眷属

    殊胜的无过于“念佛法门”。   要如何超度自己的家亲眷属?你真正要发心为家亲眷属永脱恶道,就要发心念佛,至少每个星期认真念佛一天,这个功德就大了。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以真诚心、清净心、慈悲心、报恩心...

    净空法师讲述

    |超度|报恩|孝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05157631.html